Recommend

Saturday, December 22, 2012

品《陽痿美國》


品《陽痿美國》註1


當李敖化身上帝
—— 看GOD LEE如何讓『不倒』的美國『倒下』

1. 人面獸心

被問及台灣現任總統, 李敖曾打趣說, 馬英九比陳水扁可惡, 因為陳水扁是獸面獸心, 馬英九是人面獸心。

先不管陳水扁是不是獸面, 馬英九是不是人面; 人面獸心比獸面獸心可憎、 可恨、 可惡, 卻是對的。

獸面獸心不可怕, 因為他沒有化妝, 很醜, 你一開始就會設防, 他不容易對你下手; 人面獸心可不一樣, 他長得可愛、 漂亮, 你還沒開始就先上當。 被上下其手、 佔盡便宜以後, 可能還不曉得, 更別說大夢初醒了。

美國, 在作者看來, 就是馬英九, 是會讓你還沒開始就先上當, 上了當還不覺悟, 還會上當、 上當、 再上當的『超級偽君子之國』。

2. 陽痿馬英九

更要命的是, 美國還得了一種叫『強陽不倒』(priapism)的病。 這病可怪了, 一發作, 陰莖就會亂挺。 而今日美國, 在作者看來, 正挺個大陽具, 發作個沒完, 禍害世界和它自己。

其他國家得了這怪病不要緊, 因為他們獸面獸心, 禍害不容易擴散; 美國不同, 美國的『柔性力量』(soft power)舉世無匹, 禍害無可避免, 也舉世無匹。 正如『不倒』的小馬哥和『不倒』的阿扁各自亂挺, 在街上亂走, 對女性同胞的禍害, 『大小』(雙關語, 一指禍害程度, 一指生殖器)立現。

而要治療這絕症, 唯一的辦法, 就是把美國閹掉, 把馬英九閹掉。

但一如作者所言: 『閹割美國太不幽默了, 讓我們陽痿它。』

作者寫此書, 正是要使陽痿變成動詞, 在談笑間, 使『不倒』的美國『倒下』; 也是要像書裡GOD LEE施展『脫衣術』, 把被告衣服脫光一樣, 讓真相『光著屁股, 和屁股以外的一切』註2。

陽痿美國, 是要顛覆世人對美國史的看法, 還原歷史真相; 陽痿馬英九, 則是要扯下馬英九的假人皮, 讓馬英九原形畢露。

陽痿美國吧! 陽痿美國。 陽痿馬英九吧! 陽痿馬英九。

3. 又綠江南岸

但陽痿二字, 畢竟是名詞; 名詞作動詞用, 是亂用, 可以嗎?

一千年前, 王安石寫《泊船瓜州》, 詩裡, 春風又綠江南岸, 『綠』字, 就不是形容詞。 是形容詞作動詞用。 記載說, 王曾用上『到』『過』『入』等十來字, 都不稱意, 最後發神經, 亂來, 又綠江南岸, 才成絕響註3。

所有可以想到的動詞, 都比不上『綠』這個形容詞; 也比不上『陽痿』這個名詞。

春風又綠江南岸, 非『綠』不好; 陽痿美國, 非『陽痿』不可。

4. 寓言十九

全書以最後審判一問一答的形式開展, 和兩千年前的《莊子》, 是異曲, 但可謂同工。

編故事(即寓言), 是莊子的看家本領。 《莊子》一書差不多全是寓言。 要傳教(申述道家之見), 莊子就會『抽樣』召來其餘八流九家的教主教宗—— 『抽中』儒家, 孔子就要倒霉; 『抽中』名家, 公孫龍、 惠施就要認命。 而後編一段和他們的談話。

莊子或由自己出場, 或由其他道家人物代勞, 自導自演, 自說自話。 對談裡, 用的全是真名, 說的卻全是假話。 也是對談裡, 孔子、 公孫龍和惠施人等, 不是被質問得啞口無言、 手足無措, 就是被逼得點頭稱是、 俯首認錯, 不得不說出『我不如先生』之類的話, 狼狽已極。

《陽痿》亦然。

獨立以還, 美國總統位階最高權力最大, 又是經美國人民票選產生。 作者拿總統開刀, 是不二之選。

而開刀過程, 一樣是自導自演, 自說自話。 在GOD LEE的證據和資料面前, 從華盛頓以下, 美國歷任『大小』(雙關語, 一指輩份, 一指生殖器)總統都有著和孔子、 公孫龍和惠施人等的狼狽下場。

可能唯恐時人或後人告他誹謗, 莊子先發製人, 在《莊子•寓言》一篇中, 聲明在先, 為自己辯護。 他寫道: 『 寓言十九, 藉外論之。 親父不為其子媒。 親父譽之, 不若非其父者也; 非吾罪也, 人之罪也。 與己同則應, 不與己同則反, 同於己為是之, 異於己為非之。』

大意是說, 對你的讚美, 你媽的不如他媽的; 要讓他人信服, 你媽不成, 要找他媽。

言下之意, 莊子『教訓』孔子人等, 是出於被迫和無奈。

自賣自誇, 沒用, 沒有市場, 沒人聽, 也沒人信。 莊子『不得已』, 只好借孔子人等之口, 向他們的教徒傳話—— 你們的教主教宗都同意了, 你們還呱噪些啥? 作者也『有樣學樣』, 借美國總統之口, 向美國信徒說—— 你們高高在上的總統大人都認錯了, 你們還不認嗎?

但後浪推前浪, 莊子在他的寓言裡可沒自封玉皇大帝或是太上老君, 李敖在他的最後審判中卻自己當起上帝來了。

要陽痿美國, 地點不選床上, 而選在堂上, 是點睛之筆。 點睛之餘, 還能過過當上帝的癮, 李敖, 不愧是李敖。


(內容1666字)

註:

1. 李敖,《陽痿美國》(台北:李敖出版社,二O一O)

2. 李敖,<序幕 最後審判>,《陽痿美國》(台北:李敖出版社,二O一O),頁二三

3. 洪邁《容齋續筆》卷八:『吳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為「過」,復圈去而改為「入」。旋改為「滿」,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為「綠」。』



給馬家輝的作業, 完成於二O一二年十一月十七日







Wednesday, November 28, 2012

手和大腦的對話


在馬桶上。

手: 媽的, 我受夠了。 怎麼連擦屁股這種小事也要我動手。 腳至少還負責走路, 眼睛至少還負責看美女, 你這他媽的, 你到底負責做什麽的?

大腦: 擦屁股可以用紙, 也可以用手。 我讓你用紙而不用手, 是讓你少吃大便。 你還不知道感恩? 少吃大便是小事嗎? 還是你喜歡吃大便?

手: ……

以上純屬手和大腦的對話。

請不要對號入座, 過度想像。 冤枉喲。


Thursday, November 1, 2012

不抄筆記是天才


上星期六, 27/10/2012, 我給馬家輝發了則電郵。 標題寫著『關於抄筆記』。

馬老師:

昨天GE2119課後, 老師和我們討論課堂報告之餘, 希望我們上課時能做筆記。 我回應說課上抄筆記分心太大, 老師大表驚訝。 其實不瞞老師, 老師驚訝, 我也驚訝。

張五常教授1984年1月3日寫《讀書的方法》(收錄於《賣桔者言》一書)談到香港學生的壞習慣, 第一個就和抄筆記有關。 

他寫道: “第一個壞習慣,就是上課時"狂"抄筆記。筆記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無的。這是因為抄筆記有一個無法補救的缺點--聽講時抄筆記分心太大!將不明白的東西抄下來,而忽略了要專心理解講者的要點,是得不償失。我肯定這是一般香港學生的壞習慣。”

“笔记有两个用途。(1)将明白了的内容,笔记要点。但若觉得只记要点都引起分心,就应放弃笔记。明白了讲者的内容是决不会在几天之内忘记的。很多讲者的数据在书本上可以找到,而在书本上没有的可在课后补记。老师与书本的主要分别,就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2)在课上听不懂的,若见同学太多而不便发问,就可用笔记写下不明之处,于课后问老师或同学。换言之,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已明白的重要。”

以上一段, 我完全同意。

如果可以, 我也想邊上課邊筆記要點, 可惜力有未逮, 分心必然。 邊聽邊記而不會分心, 在我看起來, 或說在張五常教授看起來, 算得上是某種特異功能了。 莫非老師坐擁特異功能而不自知(一笑)? 

但我也同意老師說的, 抄筆記會給講者“聽者在認真聽”的印象。 所以即使筆記真的用不著, 還是會聽老師的, 至少裝模作樣作抄筆記狀。 讓講話的人開心一下, 也是好的。 老師, 你說是吧?

無論如何, 謝謝老師的寶貴意見和寶貴時間。


學生
李偉奕 

附上張五常《讀書的方法》一文鏈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41af7010002r6.html

四天後, 31/10/2012, 他回函寫道:

李同學,

像張五常這類文章, 坦白講, 他寫寫而已, 我認為不必認真.
如我那天說, 天才型的人, 不多; 低才型的, 也不多. 絕大部分同學只是平常人,
平常人便可用平常人的工夫做事. 
抄筆記, 我覺得, 亦如是.
張五常是天才, 他談的, 恐怕只是天才的經驗.
而且, 這類討論, 也真的不會有答案, 因為, 如何抄, 怎樣抄, 抄多少,
到底什麼叫做不斷抄...都沒有 fine definition. 各說各話, 純屬好玩.
但, 你能引用張教授舊文抒見, 確是難見的認真的好學生也. impressive.

Kafai

我看完之後的第一反應: 老師, 你怎麼知道我不是天才(一笑)?

原來不抄筆記是天才(一笑)。


Sunday, September 16, 2012

白痴老師造的白痴句子



前天上馬家輝的課。

課上談到『誰讓我們不喜歡看書?』這個課題。 免不了談到問題學校, 談到問題老師。

頭腦有問題的人, 叫白痴; 老師也是人, 有問題的老師, 當然也是白痴。

先此聲明, 用白痴來形容問題老師的, 不是我。 我只是『我手寫我耳』, 把我在課堂上聽到的照搬寫下來。 有異議的, 不要找我, 請找馬家輝, 謝謝。

馬家輝舉了他女兒小時候的造句作例子。 有好幾個, 我只記得兩個, 其中一個只記得一半。

那半句造句, 小馬是這樣寫的: 我的爸爸三十八歲。

是短句, 四平八穩, 八個字一個句號, 雞蛋裡要挑骨頭也不容易。

誰知老師手癢, 在句子中間加了『今年』兩個字, 變成『我的爸爸今年三十八歲』。

馬家輝評: 白痴。 我完全同意, 也不完全同意。

完全同意, 是因為中文造句有很多的不言而喻, 有很多的理所當然。 說我爸三十八歲, 當然是指今年三十八, 誰會想到指的是去年明年或是十年前十年後?

一如有人造句, 寫『我有一個父親』, 那人肯定是白痴。 父親當然只有一個, 誰家有兩個爸爸? 寫『我父親』或是『俺老爹』即可, 何必那麼多廢話。

不言自明是不需要言明的。

不完全同意, 則是因為若句子裡不是『我的爸爸』而是『我的媽媽』, 情況就截然不同, 加個『今年』或標示年月日, 就變得甚有必要。

爸爸和媽媽, 真有那麼大差別? 這當然。 你問男人年齡, 年年問, 答案年年不同; 你問女人年齡, 十年前和十年後, 得到的都是同一個答案—— 我十八歲。

拜託, 妳是哪一年十八歲啊?

所以, 年齡前面該不該註明『今年』, 該不該標示年月日, 實在因『人』而異; 女人適用, 娘娘腔適用, 男人不適用。

小馬的另一個句子, 是這樣造的: 我最喜歡爸爸, 因為他最喜歡我。

我聽了, 差點站起來。

清晰明了, 簡潔有力, 小朋友的天真爛漫溢於紙上。 更要命的是, 文采煥然。

小朋友天真無邪, 想法單純, 喜歡的理由很可愛也很簡單。 你喜歡我, 所以我喜歡你, 在他們看起來, 天經地義, 完全構成理由。

是小朋友才寫得出的句子。 不可多得, 至矣盡矣, 不可以加矣。 一百分!

可是, 老師是白痴, 喜歡畫蛇添足, 多手加了個『也』字, 句子頓成『我最喜歡爸爸, 因為他也最喜歡我』。

一鍋白粥, 頓時多了顆老鼠屎。 句子裡, 原有的文采蕩然無存, 文氣氣息奄奄。

白痴, 真是白痴。

寫到這裡, 我不禁想, 若是時光倒流, 返老還童, 要造句交作業的不是小馬, 而是我, 我會怎麼寫。

想了半天, 靈光一閃: 我最喜歡爸爸, 因為我最喜歡爸爸。

也是清晰明了, 也是簡潔有力, 也有『老朋友』的天真和爛漫, 當然也文采煥然。

說過了, 小朋友頭腦簡單, 喜歡的理由也簡單, 可以像『你喜歡我, 所以我喜歡你』那麼簡單, 更可以像『我最喜歡你, 因為我最喜歡你』那樣, 簡單到沒有理由。

沒有理由的理由, 在小朋友眼中, 也完全可以成立。

也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句子, 但畢竟是二十一歲造出來的, 打個折頭, 得九十九分, 屈居小馬小妹妹之後。

但這九十九分, 是夢裡自己給自己打的分數。 夢醒時分, 作業交上, 造句多半會交到白痴手上。九十九分的作業, 多半會被白痴一個大叉, 批回來。 多半也會附帶『我最喜歡爸爸, 因為爸爸每天出門在外辛辛苦苦賺錢養家』之類的狗屁句子, 罰我抄寫一百遍。

嗚呼, 白痴橫行, 笨蛋當道, 思之能不愴然乎? 午夜夢迴, 能不做惡夢乎?

作業的左上角寫著馬雨兩個字, 我想, 是馬家輝女兒的名字吧。 是十一年前的作業, 不知十一年後的她, 怎樣了。



Monday, September 3, 2012

續貿易赤字的謬誤


貿易順差, 是指出口總值大於進口的; 『順』的反義詞是『逆』, 貿易逆差(又稱貿易赤字)正相反, 指的是進口總值大於出口的。

假設世界只剩下美國和日本, 兩個國家各自只產出一種物品—— 美國產蘋果, 日本產香蕉;美國出口蘋果以換取日本的香蕉。

說美國有貿易順差, 是指美國多付了蘋果; 相反, 說美國有貿易逆差, 則是指美國多拿了香蕉。

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美國多拿了香蕉, 就要承諾往後以蘋果歸還。 又因口說無憑, 這承諾就要寫在紙上, 化為合約。

於是乎, 對美有貿易順差的日本, 就會收到一紙紙的合約; 而這一紙紙的合約不是別的, 就是貨幣, 是錢! 而美國付給日本的, 就是美元。

同理, 若是美國對日有貿易順差, 多付了蘋果, 那麼日圓就會跑到美國去。

前文結尾時說, 對外貿易不同於政府財政, 不可能長久地入不敷出, 先花未來錢—— 貿易逆差是難以持久的。

說『不可能』, 是因為貨幣只是合約一紙, 不能用來吃、 住和穿; 久藏於地, 還會發黃。

儲蓄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 未雨綢繆, 存點錢, 以備不時之需, 無可厚非。 但這積蓄總得有個限度。

有錢不花, 等於沒錢。 我們要的不是錢本身, 而是錢可以帶給我們的享受。 數世紀一見的經濟學天才Irving Fisher說money is of no use to us until it is spent, 就是這個意思。

上述虛構的例子中, 若是日本對美有貿易順差, 日本會有美元進賬。 日本仔捧著花花綠綠的美元, 興高采烈, 無意間卻上了美國人的當—— 無意間以零利率放貸給美國。

不要以為利息無足輕重, 微不足道。 物理學界泰斗愛因斯坦說, 複利是數學史上最重大的發現, 可不是說笑的。

如果利率是百分之十, 今天的一塊錢一百年後會是一萬多! 讀過金融學的, 會知道複利的厲害; 沒讀過的, 我想也會知道的—— 應該聽過大耳窿的厲害吧(一笑)。

如果像課本所提倡的, 日本年年對美有貿易順差, 換句話說, 年年虧利息, 代價會是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的。

原則上, 沒有國家會那樣傻, 無止境的積蓄外匯; 所以原則上, 貿易順差或是逆差不可能長久。

說『原則上』, 是因為世事複雜。 如果考慮到一國貨幣的強弱、 匯率問題, 再加上鬼神莫測的政治因素, 貿易順差或是逆差是可以很長很久的—— 近於綿綿無絕期也。

然而, 這『原則』不可能錯, 因為我用上的是『長久』兩個字。 什麽叫長什麽叫久只有天曉得, 不管過了多長多久, 我都可以說不夠長不夠久(一笑)。

是新古典經濟學的傳統了。


Saturday, September 1, 2012

貿易赤字的謬誤


謬誤: 貿易順差是好的, 貿易逆差是不好的。

貿易順差是指出口大過進口, 貿易逆差相反, 是指進口大過出口。

國與國之間的貿易一如人與人之間的交易, 是以出口來換取進口的。 出口的是我們口袋裡的錢, 進口的則是我們買回家的物品。

一個人花錢買東西, 一定是希望出去的錢越少, 進來的物品越多。 貿易順差是說出去的比進來的還要多, 那豈不吃虧? 課本鼓勵貿易順差, 更鼓勵年年順差, 豈不年年吃虧, 而且吃大虧?

換個角度, 若是一個國家或是一個人, 可以長久地透支—— 離他口袋出走的錢(也是他的產出貢獻)可以長久地少過入他家門的物品(也是他的收入享受), 豈不大佔便宜? 何樂不為哉?

貿易逆差何害?

記著, 對外貿易不同於政府財政, 不可能長久地入不敷出, 先花未來錢—— 貿易逆差是難以持久的。


Thursday, August 30, 2012

吃天鵝肉的方法


今早收到學校給在籍的馬來西亞學生的電郵, 原文如下:

Dear All,

This is Judy from MEAO.. We are planning a trip to KL in early October on UG student recruitment and I would like to gather some more information from our current Malaysian students. Would you please reply this email and let me know which high school you graduated from?

We’ve been recruiting from Malaysia for some years and would like to continue the effort to recruit more good students from this country. Feel free to send me any suggestions that come into your mind on recruitment in Malaysia, or KL specifically.

We would also like to invite Malaysian student and professor to join our trip, and share their experience with local high school students. Please kindly let me know if you are interested. The trip is in the 1st week of October. My office would provide support on your flight tickets, hotel accommodation and daily meals.

Thanks in advance! And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Best,
Judy

要回复的有三點:

一、 哪間中學畢業;
二、 招收馬來西亞或是吉隆坡的good students的建議;
三、 去不去吉隆坡招生和宣傳城大。

第一點和第三點都不難答复, 頭痛的是第二點。

不要誤會, 頭痛的不是因為馬來西亞的good students難尋, 而是要把good students帶進城大。

招生, 尤其要招到出乎其類、 拔乎其萃的學生, 的不二法門, 就是提供第一流的教學, 包括頂尖的師資和氛圍。 如果教學第一流, 世界各地的good students都會自動送上門, 自發在門口排隊。 勞師動眾跑到別的國家宣傳或是打廣告, 是脫褲子放屁—— 多此一舉。 但如果教學不是第一流, 又怎會收到good students?

信中的good students, 按世俗的標準, 應該是指考試成績一流的學生。 而城大自己, 大學的世界排名一百開外, 按世俗的標準, 如果一到十名屬一流, 十一到二十屬二流, 以此類推, 香港城市大學還稱不上九流, 屬不入流。

不入流的大學要吸收一流的大學生, 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要澄清的是, 前人說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是說做不可能的事, 是天方夜譚, 是做白日夢。 不對, 癩蛤蟆要吃天鵝肉, 雖然不易, 但也絕非不可能。 有兩條路可走: 一條是正途, 是康莊大道; 另一條則是小路歧途, 旁門左道, 不足為法。 分析如下:

老實說, 從在城大上課的第一天起, 就覺得這大學很菜, 不像是知識的殿堂, 像是賣菜的。 既然賣的是菜, 菜本身才是重點—— 菜新不新鮮、 可不可口、 有沒有農藥才是最重要的。 下重本買金紙銀紙把爛得不成模樣、 幾近發紫發酸的臭菜包裝起來, 是掩耳盜鈴, 白費心機, 於事無補。

既然是賣菜的, 城大的當務之急, 不是到處這裡那裡宣傳打廣告、 用金紙銀紙搞門面工夫, 而是壯士斷臂, 把殘根敗葉, 把那些沒有資格站在大學講台上的和那些沒有資格坐在大學座位上的, 統統掃地出門。 下重注招徠師級教授, 大幅收窄大學門檻, good students不請自來, 在校門外爭先恐後的盛況可期。

這是癩蛤蟆變身青蛙王子的正道。

話雖如此, 若是癩蛤蟆沒法變身, 但有錢, 也可以解決吃天鵝肉的煩惱。 可以說, 城大現在有的是錢。 有錢萬事通, 獎學金大派送, 是不愁沒有為五斗米折腰的good students投門的。 這也是為什麽有這麼多一流的good students, 如區區在下(一笑)自甘『墮落』投身於不入流的城大的原因。

這是城大招收good students的旁門左道。

城大這只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依我看, 搖身青蛙王子的康莊大道寸步難行, 走不通。 走化身財神爺的旁門左道, 想來才是上策。


Thursday, August 2, 2012

竇娥不冤, 女雙冤


我曾經認為, 除非改服裝, 羽毛球女子項目的風頭, 永遠都要被男子項目蓋住。

今屆奧運卻證明我錯了。

報導說, 八名奧運羽毛球女雙運動員, 包括中國隊頭號組合于洋和王曉理, 四名南韓及兩名印尼選手, 在比賽中未盡全力, 被國際羽毛球聯會取消奧運女雙參賽資格。

一時, 為羽毛球娘子軍們平添不少光彩; 可惜, 是面目無光之彩。

說『在比賽中未盡全力』, 也就是『放水』了。 但什麽叫『放水』?

頻頻失誤, 無壓力下打落網或打出界, 表現明顯和過往比賽不同, 就叫『放水』? 這麼說, 那08年北京奧運會羽毛球男單決賽你怎麼看? 也是李宗偉『放水』給林丹?

太假? 也不對, 難道演得活靈活現, 像真的, 就不是作假? 你道比奧運是角逐奧斯卡金像獎?

只有上帝才知道什麽是『放水』什麽是沒『放水』。 不要誤會, 我沒說運動員不會『放水』, 更沒說他們不會作假; 但這畢竟是心理活動, 看不到摸不著。 是有心還是無意, 是全力以赴還是未盡全力, 只有上帝和運動員自己知道; 不一定, 上帝可能也不知道(天曉得!)。

就算她們是真的『放水』, 又怎樣了?

有違體育精神嗎? 什麽是體育精神? 未盡全力就有違體育精神? 什麽都不管, 見神殺神見佛殺佛地全力以赴, 就是那所謂的體育精神?

那是莽漢、 蠢夫的行徑了; 那還不如看黑社會的混混在街上喊打喊殺來得過癮。

如果奧運會比的都是逞強鬥狠的匹夫之勇, 那檔次也太低了, 不看也罷。

鬥智鬥力, 才該是真真正正的體育精神、 奧運精神。 鬥智, 當然包括清楚遊戲規則, 在裡邊玩而不出界; 也當然包括什麼時候留力什麼時候發力, 這種收發自如的能耐。

今天, 奧運時來運到, 在體壇大紅大紫, 奧運獎牌更被視為競技場上的最高榮譽。 運動員窮其一生, 只為了站在領獎台上的那一刻, 如果不是遊戲規則出了問題, 他們怎麼可能『在比賽中未盡全力』, 故意『放水』?

有漏洞可走, 是因為設計遊戲規則的人出紕漏。 是誰之過? 犯錯而不受罰, 反而找『守規則』的運動員出氣, 又是什麽道理?

被取消資格的, 我想, 不應是那八名女雙運動員, 而該是國際羽毛球聯會吧。

附相關報導:
http://www.881903.com/Page/ZH-TW/newsdetail.aspx?ItemId=545100&csid=261_341


Monday, July 30, 2012

爬山與人生


一般所謂的爬山, 其實, 就是到山里走走。

但在香港, 爬山不叫爬山, 叫行山。

爬者, 四肢著地也。 爬一般的山, 用兩隻腳足夠, 大不了加拐杖, 用不著爬。 說爬, 是誇張了的, 但『爬』這字給人吃力的感覺, 生動, 也較為傳神。

行者, 走也。 行一般的山, 大步而行可也。 香港人把爬山叫行山, 略嫌死板, 卻是貼切的。

暑期不怕中暑, 報了門叫Basic Mountain Craft的課, 說穿了, 就是行山。 教練四五十來歲, 翻山越嶺數十年, 閱山無數, 是個準專家。

和教練爬過兩次山, 有個發現。

可能要趕在天黑以前、 或是天氣轉劣以前爬到山頂, 再在天黑以前、 或是天氣轉劣以前下山, 又或是其他原因, 從上山到下山, 我們好似都在趕路。 大部分時間, 我們的頭都低著, 或看山路或看石階, 以免因走得太快而滑跤或是被絆倒。 蟲蝶漫舞、 蟲鳴鳥唱, 我們不是視若無睹, 就是聽若不聞。 累了餓了, 才稍事停留; 但沒過多久, 又要繼續趕路。

匆匆上山, 匆匆下山, 只為那一覽眾山小的片刻。

同樣是走馬看花, 我更喜歡慢慢地走、 慢慢地看。 看到值得一看的, 就停下來, 看他個幾分鐘。 我不是專家, 不知天高地厚, 不受天的氣、 更不會看天的臉色。 我相信天無絕我之路。 有什麽風吹草動, 兵來將擋, 水來土掩就是。 大不了提早鳴金收兵, 班師回朝。

小橋流水、 花草竹石, 也可玩味。

王之渙詩云: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是千古名句。 後輩我掠美, 補一句: 欲窮萬里目, 再上一層樓; 想來, 也會流傳千古吧(一笑)。

很奇怪, 不管已經站得多高, 人人都想站得高一點、 再高一點。 窮了百里目, 就想窮千里; 千里了, 又想窮萬里。

三個字, 叫不知足; 四個字, 則叫貪得無厭。

欲窮千里目是要付代價的。 代價不是更上一層樓, 而是百里目、 十里目和零里目的風光和明媚。

你不能從零里目到萬里目乃至萬萬里目全都兼得、 全都過目—— 你不多的眼睛只有一對, 你不長的生命只有一回。

所以你要選擇。 但百里和千里, 你怎麼選?

真要舍百里而取千里? 百里目真不如千里目? 小魯真不如小天下? 細水長流真不如大江大海?

大異其趣, 卻也各有風味; 各有各的好, 不是嗎?

為窮千里目而趕路上山, 腳步越快, 錯過的越多, 但更有機會站得更高、 看得更遠; 不一定, 因為可能迷路、 走錯路或是失足。 步伐徐徐, 腳步越緩, 留住的越多, 卻也耽誤了路程, 要站得高看得遠, 休想。

截然不同的取向, 都有道理。 朋友, 你怎麼選?


Sunday, July 22, 2012

書展拾荒記


為期七天的香港書展, 一年一度, 是亞洲最大的書展。 報導說, 參展商空前, 歷次最多, 估計將吸引愈百萬人次。

沒錯, 是愈百萬。

誇張、 離譜, 但沒有理由懷疑; 我昨天見證了。

趕著上午入場; 一來可以省錢(成人票港幣$25, 中午十二點以前入場則港幣$10)、 二來可以避開人潮(都市人一般遲睡遲起, 而香港者, 大都市也)。

然, 世事難料。 還沒走出地鐵站, 已見人龍。

人雖多, 秩序卻也井然。 應付人潮, 香港政府身經百戰, 打遍天下無敵手。 今次的書展, 比起什麽六四集會什麽七一遊行, 是小考; 考試打分, 我給一百分。

一路被人潮夾著, 停停走走、 兜兜轉轉, 原本十來分鐘可達的會議展覽中心, 用了近一小時。

意料之外, 售票處不見人龍, 買票不用排隊; 可能是不好意思讓我們走完冤枉路再排冤枉隊吧。

付錢, 跟著衝殺入場。

場地比想像的要大得多。 外頭的人龍雖長, 一入場, 分散了, 卻也顯得冷清。 裡頭的人雖『不多』, 書卻滿坑滿谷—— 即使走馬看花, 也要匆匆地看、 匆匆地走。

漫無目的地逛著。 目光所及, 九成以上是廢物。 自覺像個拾荒者, 在廢物堆裡尋寶貝。

不知是幸福還是悲哀。 畢昇以後, 印刷術進步又進步, 印書成本跌了又跌, 現在只要會寫字, 阿狗阿貓都能出書。 內容則不外乎狗屁、 老掉牙和人云亦云。 濫竽充數, 而且充大數; 獨具匠心、 別出心裁的清新之作被埋在其中, 要一一發掘, 可真不容易。

是科技一日千里的代價吧。 昔日是書太少, 而得書不易; 今日則相反, 書太多, 多到爆炸, 不精挑細選不行。

大海撈針四小時, 把自己攪得頭昏眼花。 勞神傷形, 卻也喜穫好書六本。 加上獲贈書兩本和以港幣$48買得香港地圖一副, 可謂滿載而歸。

只是書房裡的書越積越多, 回馬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搬回去才好。 是甜蜜的煩惱; 既然甜蜜, 管他的, 到時再算。

下午兩點以後, 人越來越多, 空間也越來越小。 裡邊開始缺氧、 難受。

趕緊三十六計, 走為上。

(收穫圖書如下:

《供應的行為》 港幣$60
《受價與覓價》 港幣$90
《圖解香港手冊》 港幣$70.40
《圖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港幣$70.40
《圖解當代中國經濟》 港幣$70.40
《圖解當代中國政治》 港幣$70.40
《道德經》 贈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贈閱

同是天涯淪落人, 同拾荒者學長亦抒。)


Monday, July 9, 2012

過三之難, 難於聞臭屁


平均累計學分(CGPA)滿分, 香港的大學有的四分, 有的五分; 城大標奇立異—— 四點三。

除Good luck以外, 考試前, 香港的大學生喜歡互祝『過三爆四』。

過三者, CGPA高於三也; 爆四者, CGPA達於四—— 近於滿分也。

可見, 過三是最低要求。

前幾天在Facebook說CGPA不過三, 因而獎學金可能不保。 朋友慰問、 鼓勵不斷。 我受寵若驚。

很多是很久很久很久沒有聯絡的朋友, 使我更加堅信, 真正的朋友是不需要常聯絡的。

也因為很久很久很久沒有聯絡了, 士別三日, 朋友一般不知道我在大學發生了什麽事, 遇上了什麽困難。

就讓我說說吧。

但如實相告前, 唔好意思, 無可避免, 先要往自己臉上貼金—— 和其他過不了三的大學生不同, 他們是有心無力, 我則有力無心。 沒有騙你, 是不為也, 非不能也。

既非不能, 何樂不為? 困難有二: 一、 無趣; 二、 無用。

先說無趣。

也不是大學獨有。 高中三年, 課堂上上的, 考試考的, 雖多也無趣, 但莫名其妙, 上課就是能專心聽而不睡著! 有此神功, 加上腦子靈活, 懂得舉一反三, 年年考第一不奇怪。

上了大學, 神功不再。 無趣的, 我一聽就瞌睡頻頻。 在課堂睡不如在床上睡—— 於是焉, 大學兩年成了我睡眠最充足的兩年。

精神飽滿, 換來的是CGPA不過三。 朋友, 你聽說過翹課睡大覺可以考高分的嗎? 同學是馬來西亞人或許可以, 是香港人也有機會; 大陸來的, 做夢!

說無趣, 可不是說學問本身無趣。 本應有趣的學問, 很多時候, 因為老師的學問不足, 有趣也變得無趣, 變得味同嚼蠟。 誤人子弟, 其罪當誅! 當然, 也不全是老師的責任。 學生、 家長、 校方、 政府、 還有什麽考試局的都難辭其咎。 而這些是題外話了。

無趣也就罷了, 更要命的是無用。

其他大學我不懂, 其他學系我不知道也管不著,  但不客氣地說, 城大的商業經濟系裡教的, 有九成是廢物。

批評曰: 你稍窺門徑, 所知只是皮毛, 豈可口出狂言?

理不直但氣壯, 答曰: 走在街上, 聽到有人放屁, 你不需要聞它, 就知道它是臭的。 要判斷哪些是廢物哪些不是, 不容易, 但也不難; 我自信有這個本領, 也有這個智慧。 我不蠢, 系裡教的若真的可以學以致用, 我不會考試有考的不讀, 而讀些考試不考的。

所以我說, 過三之難, 難於聞臭屁(李白說, 蜀道之難, 難於上青天)。

可不是? 不知道是臭屁也就罷了, 是你生得蠢, 活該; 但明知是臭屁, 卻要大口吸大口呼,用力去聞—— 不是犯賤是什麽?

為五斗米折腰, 要繼續上『免費』大學, 下學期就要知其臭屁而聞之。

嗚呼, 臭不可言, 天可憐見!


Wednesday, June 27, 2012

粽子的故事


是近幾天的事, 但忘了是哪天。

拎著鍋鍋碗碗到common room做飯, 正巧, 宿舍裡負責清潔的阿婆在裡邊吃飯。 看她有點累了, 不好意思打擾。 點點頭打了聲招呼, 也就各忙各的—— 她吃她的飯, 我煮我的菜。

等水煮開的時候有小段空檔, 一時無事, 加上不爭氣的肚子咕咕作響, 不由得好奇心起, 望阿婆的午飯止餓。

是自備的飯盒, 想來是早上上班前準備好的。 盒裡有菜有肉, 簡單、 豐富, 卻也美中不足—— 沒有湯, 沒有其他飲料, 只有白開水。

看著她微睜的雙眼, 想起家裡帶來的咖啡還剩下幾包, 一時頂生蓮花, 從有限的廣東話詞庫裡勉強掏出: 妳飲唔飲得咖啡? 怕她聽不懂, 咖啡兩字我還重複了幾遍。

詫異, 跟著點了點頭。

興沖沖回房拿了一小包送了給她。 她連聲多謝, 我也連聲唔塞。 雞同鴨講, 比手劃腳了好一陣子, 飯煮好了, 她也吃飽了, 我也跟著回房去了。

原以為就這樣結束。 這事也早忘了。

但昨午, 又遇見她。 她問了我的房號, 匆匆從底層到一樓, 又匆匆從一樓到三樓, 捧著兩個粽子, 交了給我。 跟著, 語帶興奮地說了一大堆。

說來慚愧, 聽了半天只聽出個大概。 大概是這樣的: 23號是端午節, 她特地包了兩個粽子給我。 可是不確定我的房號, 等了兩天又不見我的鬼影—— 說著說著, 還搬出飯煲要把粽子弄熱了給我吃。

臉皮再厚, 也不好意思讓她效勞, 連忙推說肚子不餓。 粽子收下, 道謝再三, 她也就工作去了。

當晚, 就和朋友分享了。 是親手包的, 該是香港傳統的家鄉粽吧。 下足材料, 不太甜也不太淡, 恰到好處。

吃著吃著, 竟有種莫名的感動; 可能是在銅臭的香港吃出了人情味吧。

是為粽子的故事。

(現在想來, 我後悔了—— 當初怎麼不把剩下的咖啡都送給她—— 我真笨死了(一笑)。)


Friday, April 27, 2012

西貢遊記



今日遊西貢。 西貢者, 以水秀取勝, 以山清聞名之地也。

所見所聞所想如下:

一、餵魚不成反餵蚊子, 愧對半片『生命麥包』。 我想, 蚊子若會說話, 必抗議曰: 『李子曰: 『不是站著小便的就是男人。』 同理, 不是吸你血的就是蚊子。 請不要冤枉好『蚊』!』

二、郊野徑上, 牛糞處處—— 百步之內, 必有牛糞。 但神『牛』見『糞』不見『牛』, 我們只見其『糞』, 不見其『牛』。 唯恐牛也抗議, 特地Google Search了一下, 當是牛糞無疑(一笑)。

三、居高望遠, 長空萬里都是雲。 學妹提議作詩。 對著江上青峰, 如臨大敵。 呆了數秒, 勉強擠出一句: 『麵包真好吃。』 慚愧慚愧。 前事不忘, 下次再有人詩性大發, 要我作詩, 當引陶淵明『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二句。 可以一擋百, 一用再用(一笑)。

四、天作美, 結束前雨才『紛紛』。 然鞋子滲水, 帶走的, 除了記憶回憶, 也帶走和沙皮狗一樣沙皮的腳掌。

『遊』後感: 西貢山美水美, 美不勝收, 當可一去再去。

來日得重遊

同遊者Angel Yap, 恒學。

(足足在外半天, 甚累。 窗外滴答, 紙上沙沙, 化作此篇, 特記之。 午夜肚子餓睡不著,起床改。)



Wednesday, April 25, 2012

今年不回家


公告

本人李偉奕, 男, 1991年生, 樂不思『馬』, 今年不回家。

指摘曰:
你常說話不算話, 信用評級已經是『垃圾級』, 鬼才信你。

答曰:
小時候《狼來了》的故事, 還記得吧。 故事裡的小主人翁, 第一次喊『狼來了』, 狼不來; 要到第二次喊『狼來了』, 狼才真的來了。

去年我說『我不回』, 結果我回了。 但那是第一次。 這一次, 我說『我不回』, 卻是第二次。 而這一次, 我真的不回了。

不信你也得信。

特此為文, 昭告天下。


李某啟

(寫這『今年不回家』, 卻想起小時候聽姚蘇榮唱的『今天不回家』。  唱得真好, 這裡附上了。 )



Tuesday, April 24, 2012

大家都是文抄公



上了大學, 沒學到什麽, 卻學到一個英文字plagiarism

查了查英漢字典, 中文叫剽竊、 抄襲。 聽起來和殺人放火、 打家劫舍差不多, 很嚴重似的。

或許, 有感於漏網之文抄公越來越多, 防不勝防, 不知哪位仁兄或仁姐發明了一個叫Turnitin的系統。 此後, 凡大學生, 至少城大的大學生, 教什麽作業都好, 都要先過他那關。

而這Turnitin厲害非常。 怎麼個厲害法? 舉個例吧。

若作業裡用上孔聖人的『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這系統會立刻辨識: 啊, 又一文抄公。 抄自《論語·顏淵篇》, 傳孔子的弟子和弟子的弟子作。

抄自何人, 抄自何處, 不用數秒, 清楚列明。 厲害吧。

但先別慌, 城大說, 若用上了孔聖人的話而不言出處, 才叫plagiarize, 才叫剽竊/抄襲。 若加上『子曰』兩個字或『論語說』三個字, 則為引用, 則為參考。

更上一層樓, 若可以用自己的話說, use your own words(也是城大鼓勵的), 那就更好。 換句話說, 若把孔聖人的『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換成『自己不要的, 就不給人, 留給自己吧』, 因為系統辨識不出, 就不叫剽竊/抄襲, 而叫原作, 叫創新。

真可笑。

那豈不是等於把愛因斯坦的E=mc2換幾個符號重新發表?

原文照抄, 因為有Turnitin, 即使不言出處, 比起用自己的話抄, 誠實多了。 用自己的話, 抄『字』而不抄『意』, 不著痕跡, 在我看來, 才是真正的plagiarize, 真正的剽竊/抄襲。 但道高一尺, 文抄公高一丈, Turnitin他查不出。

而像大學生這把年紀, 鹽也沒吃多少, 書也沒讀過幾本, 對著電腦, 打開GoogleSearch, 什麽創意什麽己見, 說笑而已。

我想, 既然大家都在抄, 那還管是一字不漏照抄還是用自己的話抄, 誰抄得好就給誰A+, 不是很好嗎?

原來大家都是文抄公。




Monday, April 23, 2012

不聞臭屁的自由


古往今來, 古今中外, 只有師傅給徒弟打分, 沒聽說過徒弟給師傅打分的。

不知其他大學怎樣, 城大開風氣之先, 見前人之所未見, 想前人之所不敢想, 每學期末都會來個教學問卷(Teaching and Learning Questionnaire, 簡稱TLQ), 讓學生給老師打分。

這是城大邁出的一小步, 卻是人類史上邁向『師生平等』的一大步。

不知其他大學怎樣, 選修城大的每一科都有很requirements 看了, 都很不爽。 最不爽的當是Attendance Requirements To pass the course, 70% attendance is required (10 classes).

言內之意是: 你小子最好乖乖的, 每學期最多只能翹課三堂, 再多, 小心老子把你『當』了。

什麽嘛! 是人看了, 都想豎中指、 罵髒話。

但不爽歸不爽, 不爽以外, 還是要客觀加冷靜地分析一下—— 哪裡不爽, 為什麽不爽, 值不值得不爽。 總不能理不直而氣壯嘛。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 學校只不過是教育市場, 做的是知識(嗯, 和文憑)的買賣—— 學生花錢換老師的知識(嗯, 和學校的文憑)。

而從這角度看, 教育並不神聖不可侵犯, 學校和菜市場, 老師和蘋果小販, 其實都一樣, 沒不同。 所不同者, 買蘋果, 你要到菜市; 買知識, 你要上學校。 只此而已。

而到菜市場買蘋果, 蘋果擺在那裡, 買不買, 隨便你, 你家的事; 買了以後, 吃不吃, 也隨便你, 當然也是你家的事。 但城大的市場別具一格, 體貼周到: 蘋果擺在那裡, 買不買, 還是隨便你, 但是買了以後, 為免浪費, 你至少給我咬十口!

你家的事, 變他家的事。

他難道不知道, 很多蘋果, 其實蘋果其外臭蟲其內嗎? 付了錢, 上不上課, 什麽時候輪到你話事。

真想回他媽一句: 關你屁事?

這屁事城大有沒有資格管, 尚且不論。 這裡只說不管屁事的好處和壞處。 當然, 在我看來, 只有好處, 沒有壞處。

attendancerequirements下, 課堂上從第一天到最後一天, 都『高朋滿座』。 沒有自知之明的教授, 很難知道這『高朋滿座』, 是因為自己教的太精彩, 還是因為有那Attendance Requirements 出缺席, 因人為而『固定』。

若現在換作不點名, 不記遲到早退, 學生想來就來, 不想來就不來, 出缺席, 自然就不再因人為而『固定』, 而會『自由浮動』。

看著班上『自由浮動』的出缺席, 教授可以知所適從: 若課堂上從第一天到最後一天, 出缺席還是『固定』, 還是高朋滿座, 恭喜恭喜; 若第一天高朋滿座, 其後每況愈下, 每下愈況, 教授可以適時調整教學方式。 若調整以後, 學生們還是一去兮, 不復還, 教授要反省。

若反省以後, 問心無愧, 那只能怪學生們不識貨, 有眼不識泰山了。 是學生的損失, 不必耿耿於懷。 懷才而不遇, 正常得很, 古已有之, 不然韓愈也不用寫《馬說》, 嘆『千里馬常有, 伯樂不常有』了。 此地不留人, 自有留人處, 東家不打打西家, 何苦留在同一家對牛彈琴?

而在這『自由浮動』的出缺席下, 教授的功力如何, 學生的評價怎樣, 單看課堂上空座多少一目了然, 一清二楚。 教授的加薪減薪、 升職降職, 也全看課堂上空座多少而定。 不用調查查查查個沒完, 也不用問卷問問問個不停。

寫到這裡, 可能有人會問: 那教授『作弊』怎麼辦? 教授不教書, 而教學生看日本漫畫、 看三級片, 以求高朋滿座, 怎麼辦?

這樣問, 也就是說, 學生自己不在乎他們自己的未來。 也可以說, 你比學生自己更在乎他們的未來。 說的通嗎? 好吧, 算你對。 但即使如此, 兩三年下來, 適者生存, 『認真』的教授被淘汰了, 城大從三流大學搖身三級大學, 『黃』名遠播。 至少那時, 和我一樣在乎自己未來的學生, 不會被美麗的廣告詞給騙進來, 和那些『色鬼』濟濟一堂吧。

話說回頭, 城大先來個Attendance Requirements, 再來個Teaching and Learning Questionnaire標題都是英文, 看起來很先進, 但揭開外衣, 內裡實脫褲子放屁—— 多此一舉而這感覺, 好似被逼聞臭屁聞了整個學期, 再叫你填問卷, 問你這屁是香是臭!

真他媽的豈有此理!

而被逼聞臭屁之時, 內心每每都在吶喊: 我不要聞臭屁的平等, 我要不聞臭屁的自由!

還我清新空氣!


Friday, April 13, 2012

活見鬼



昨天早上, 又風塵僕僕同佩儀赴香港眼科醫院複診。

預約時間是早上九點九, 要早十五分鐘到。 怕遲到, 我們早上八點三出發。

一進門, 活見鬼! 內裡空無一人! 我想, 難不成這醫院的醫生們都妙手回春, 藥到病除, 病人們個個一去兮, 不復還? 不會那麼厲害吧。 若如是, 香港的眼科醫生們要失業了。

到了樓上的預約登記處, 一看, 活見鬼! 老人雲集! 原來, 是美麗的誤會。

跟著排隊付錢兼拿號碼, 候診的時候, 看了看手錶, 是早上九點半。

被叫進診證室, 抬頭看掛鐘, 活見鬼! 時間恰恰是兩天前預約的九點九!

從走進診證室到走出醫院, 活見鬼! 前後只用了半小時!

手腳之快, 驚天地泣鬼神。

真他媽的活見鬼!

馬來西亞的中央醫院真該天天派人來考察加實習。

但我想, 回應多半是, 敝國敝院秉著醫者父母心, 醫生看病都要審慎處理, 隆重其事: 藥要多開幾包, 針要多插幾下。 故等候時間長點屬正常現象, 不要大驚小怪。

『馬來西亞, 波列!』


Wednesday, April 11, 2012

醫院一日遊



昨天陪佩儀看診, 變相參觀了九龍醫院和香港眼科醫院。

是眼睛的問題, 似乎又傷得不輕, 所以風塵僕僕, 就到了香港眼科醫院。 誰知醫院說, 老子我們是專科, 要看診, 先要有普通科的介紹信。

肥水不留外人田, 當時我想, 這醫院要不是政府開的, 想來架子也不敢那麼大那麼臭吧。

沒法, 又風塵僕僕到了九龍醫院。 是普通科, 收費四十五港元。 醫生做了我小學就可以勝任的工作: 把病症和『病因』打在電腦上外加拿電筒往眼睛照。

不知是效率高, 還是運氣好沒人, 看診只花了很少時間。 但排隊拿眼藥水卻排了近一小時。

風塵僕僕, 又回到香港眼科醫院。

故事還沒完。 從初來乍到登記到預約下一次再來, 前前後後我們換了不下十個站: 登記繳費、 分流、 看診一、 看診二、 看診三、 候診、 再看診、 複查、 繳費、 取藥、 預約。 忽左忽右, 又上又下, 頗有當年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之風。

醫院分工到底該不該分得如此之細,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分工合作至少有兩個好處: 一、 本來一個人綽綽而有餘的工作, 可以一分為二為三為四, 幫助就業; 二、 出問題的時候, 大家可以推來推去, 推個沒完。

這醫院首次應診收費一百港元, 複診六十港元。 當時我想, 這不是鼓勵人來看病是什麽? 後來再想, 不對, 『新人』手續較多: 要建檔, 也要填個人資料。 而存檔要佔位, 要空間。 考慮到病患在, 檔案就在: 病患一日不死, 檔案就一日不能下架, 綿綿無絕期也, 這四十塊錢『入會費』是收得太少了(一笑)。

托香港納稅人的福, 香港眼科醫院的收費遠在市價之下, 僧多粥少, 排隊等候自不再話下。 我早有準備。 沒有準備的是, 外面太陽高掛, 但這鬼醫院卻他媽的冷, 坐久了也禁不住有短褲不勝寒之感。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 醫院這鬼地方空調都開得特別大特別冷。 我自己有答案, 但不肯定, 不說算了。

上帝保佑, 無病無痛, 到香港近兩年只『入院』一次(那次是被蜜蜂蟄)。 昨日拜佩儀之賜,眼界大開。 哈, 好似在幸災樂禍。 非也非也, 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 祝她早日康復。

下一次到醫院, 我會記得穿長褲的。 但希望不會有下一次。


Tuesday, March 27, 2012

曾特首和他的最低工資—— 兼給傑耀上一課



是去年吧, 香港來了個最低工資。 不高的, 一小時只二十八港元。 比要求的三十三塊錢低了五塊錢。

最低工資的出發點是好的: 『可以使基層僱員的生活得以改善,且不會再有侮辱性工資的出現。』 問題是好的出發點, 後果可以是災難。 大鍋飯的出發點也是好的, 可惜最後弄得大家都沒飯吃, 吃起人肉來。

開門見山地說吧。 要幫助窮人, 法定最低工資是廢物。 一個簡單的例子足夠。

讓我做老闆吧。 手上的錢就這麼多, 市價工資如果是十塊錢, 我可以請兩個, 最低工資二十塊, 我只能請一個。 現在來了兩個人: 一個年輕力壯, 一個老弱病殘。 朋友, 如果你是我, 你怎麼選?

在個人爭取利益極大化的局限下, 年輕力壯的被雇傭了。 但他的日子不會好過: 他要一人兼做二職。 兩倍的工資不是白拿的; 老弱病殘, 是失業了的。 但他不想餓死, 要生活, 也要工作, 工資低一點唔緊要。 可是政府說, 活著要有尊嚴, 不到二十塊錢的工作不能要。 結果找不到工作, 老弱病殘繼續老弱病殘。

結論顯而易見: 最低工資不但幫不了窮人, 反而倒轉過來, 落井下石。

換個角度。 如果最低工資不是廢物, 那為什麽不來個高一點的『最低』: 不再是每小時二十八元, 而是每小時兩百八、 兩千八, 甚至兩萬八?

是做夢吧。 如果窮人那麼容易幫助, 世上就不會有窮人了。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Milton Friedman曾經說過, 最低工資的效果用一副簡單的供需圖就能解釋得清楚。 奇怪, 這圖本科一年級就已學過, 城大的教授們不可能不知道。 既然知道了, 怎麼沒聽說城大有某某教授站出來, 帶學生們上街示威?

想想也對, 教授們打的是政府工。 教授們也要吃飯, 而這飯錢是政府給的。

唔, 還是保住飯碗要緊。

(前夜跑完步和傑耀、 恒學共進晚餐。 地點在義利點心皇。 是特首結果公佈的夜晚。 席間, 傑耀說曾蔭權特首任內功績平平, 好事幹得太少, 最低工資只是其中之一。 我同意曾特首好事幹得不多, 但不同意最低工資是件好事。 然晚飯時頭腦運轉不靈, 不宜多說, 這裡補上了。


Sunday, March 25, 2012

照相說


世人照相, 喜歡化醜為美: 醜即是美, 美還是美。

我則不同。

我善於化美為醜, 化鳳凰為麻雀, 化神奇為腐朽: 美即是醜, 醜還是醜。 理由簡單: 只因照相技術僅限瞄準、 外加按快門而已。

夫所照之相, 在快門按下以前, 皆為『真相』; 快門一按, 即為『假相』。 『假相』雖假, 但看起來不一定假假的, 只有在你認『真』起來, 他才是『假』。

故世人所照之相, 必已達『美』之極致。 你若欲求『真相』, 只得向下減, 從美往醜想。 步驟為: 先夢縈, 後夢醒; 而我所照之相, 則必已『醜』到極限。 你若來『真』的, 只得往上加, 由醜往美想。 步驟為: 先夢碎, 再夢迴。

此大不同, 看我相冊者, 不得不察也。

(昨夜花了整半天加599大元買了照相機一台。 型號為FINEPIX AX380。 撿到便宜貨, 可歌可泣, 特作《照相說》歌之泣之。 同遊車河者慧兒、 顧問Puiyee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