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 古今中外, 只有師傅給徒弟打分, 沒聽說過徒弟給師傅打分的。
不知其他大學怎樣,
城大開風氣之先, 見前人之所未見, 想前人之所不敢想, 每學期末都會來個教學問卷(Teaching and Learning Questionnaire, 簡稱TLQ), 讓學生給老師打分。
這是城大邁出的一小步, 卻是人類史上邁向『師生平等』的一大步。
也不知其他大學怎樣,
選修城大的每一科都有很多requirements, 看了, 都很不爽。 最不爽的當是Attendance
Requirements: To pass the
course, 70% attendance is required (10 classes).
言內之意是: 你小子最好乖乖的, 每學期最多只能翹課三堂, 再多, 小心老子把你『當』了。
什麽嘛! 是人看了, 都想豎中指、 罵髒話。
但不爽歸不爽, 不爽以外, 還是要客觀加冷靜地分析一下—— 哪裡不爽, 為什麽不爽, 值不值得不爽。
總不能理不直而氣壯嘛。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 學校只不過是教育市場, 做的是知識(嗯, 和文憑)的買賣—— 學生花錢換老師的知識(嗯,
和學校的文憑)。
而從這角度看, 教育並不神聖不可侵犯, 學校和菜市場, 老師和蘋果小販, 其實都一樣,
沒不同。 所不同者, 買蘋果, 你要到菜市; 買知識, 你要上學校。 只此而已。
而到菜市場買蘋果, 蘋果擺在那裡, 買不買, 隨便你, 你家的事; 買了以後, 吃不吃,
也隨便你, 當然也是你家的事。 但城大的市場別具一格, 體貼周到: 蘋果擺在那裡, 買不買, 還是隨便你, 但是買了以後, 為免浪費, 你至少給我咬十口!
你家的事, 變他家的事。
他難道不知道, 很多蘋果, 其實蘋果其外臭蟲其內嗎? 付了錢, 上不上課, 什麽時候輪到你話事。
真想回他媽一句: 關你屁事?
這屁事城大有沒有資格管, 尚且不論。 這裡只說不管屁事的好處和壞處。 當然, 在我看來,
只有好處, 沒有壞處。
在attendance有requirements下, 課堂上從第一天到最後一天, 都『高朋滿座』。 沒有自知之明的教授, 很難知道這『高朋滿座』,
是因為自己教的太精彩, 還是因為有那Attendance
Requirements。 出缺席, 因人為而『固定』。
若現在換作不點名, 不記遲到早退, 學生想來就來, 不想來就不來, 出缺席, 自然就不再因人為而『固定』,
而會『自由浮動』。
看著班上『自由浮動』的出缺席, 教授可以知所適從: 若課堂上從第一天到最後一天, 出缺席還是『固定』,
還是高朋滿座, 恭喜恭喜; 若第一天高朋滿座, 其後每況愈下, 每下愈況, 教授可以適時調整教學方式。 若調整以後, 學生們還是一去兮, 不復還, 教授要反省。
若反省以後, 問心無愧, 那只能怪學生們不識貨, 有眼不識泰山了。 是學生的損失, 不必耿耿於懷。
懷才而不遇, 正常得很, 古已有之, 不然韓愈也不用寫《馬說》, 嘆『千里馬常有, 伯樂不常有』了。 此地不留人, 自有留人處, 東家不打打西家, 何苦留在同一家對牛彈琴?
而在這『自由浮動』的出缺席下, 教授的功力如何, 學生的評價怎樣, 單看課堂上空座多少一目了然,
一清二楚。 教授的加薪減薪、 升職降職, 也全看課堂上空座多少而定。 不用調查查查查個沒完, 也不用問卷問問問個不停。
寫到這裡, 可能有人會問: 那教授『作弊』怎麼辦? 教授不教書, 而教學生看日本漫畫、
看三級片, 以求高朋滿座, 怎麼辦?
這樣問, 也就是說, 學生自己不在乎他們自己的未來。 也可以說, 你比學生自己更在乎他們的未來。 說的通嗎? 好吧, 算你對。 但即使如此, 兩三年下來, 適者生存, 『認真』的教授被淘汰了, 城大從三流大學搖身三級大學, 『黃』名遠播。 至少那時, 和我一樣在乎自己未來的學生, 不會被美麗的廣告詞給騙進來, 和那些『色鬼』濟濟一堂吧。
話說回頭,
城大先來個Attendance Requirements, 再來個Teaching and Learning Questionnaire,
標題都是英文, 看起來很先進, 但揭開外衣,
內裡實脫褲子放屁—— 多此一舉。 而這感覺, 好似被逼聞臭屁聞了整個學期, 再叫你填問卷, 問你這屁是香是臭!
真他媽的豈有此理!
而被逼聞臭屁之時, 內心每每都在吶喊: 我不要聞臭屁的平等, 我要不聞臭屁的自由!
還我清新空氣!
難道香港和馬來西亞UTAR不分軒輊?==
ReplyDelete而且本國UTAR貌似比你城大更嚴格,出缺席率要達80%,不然小子你自己看著辦==
而且,老師評估UTAR也有…………原來這就是UTAR邁向國際化的方式?還是這是領先世界的舉措,供後來者學習?(囧rz)
不說了,繼續說下去也是一肚子苦水==
by宏量
ps:意外經過,順道來訪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