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 拜同學瑜倫之賜, 寫此文。 奇怪, 我爸我媽都沒死怎麼寫這些東西?
後來想想, 人生禍福無常, 萬一我有個什麽三長兩短先我爸我媽而去, 也該讓他們知道我是怎麼想的吧。)
是奇妙的際遇。 不是生在非洲, 也不是生在比爾蓋茨或巴菲特家裡。 人生一開始,
起跑點就不同, 跑道賽場也不同。 是命中註定, 無話可說。 像買萬字中頭獎一樣, 際遇, 可遇不可求。
故事是這樣的。 呱呱墜地之際, 第一次睜大眼睛, 莫名其妙, 一男一女出現在我面前。
也莫名其妙, 男的逼著我叫爸爸, 女的逼著我叫媽媽。 年幼無知, 加上叫了穩賺不賠, 就爸爸媽媽地亂叫了。 沒想到, 這一叫就叫了二十年。
自那時候起, 那個我叫他爸爸的男人出錢, 那個我叫他媽媽的女人出力(小時候,
藤條鞭下去的時候真的很用力), 分工合作專業生產。 當然, 我妹和我就是產品。 品質怎樣還有待鑑定。 賣花贊花香, 我想我爸我媽看著自己的產品是會很驕傲的。 同樣的,
看著我『 某某某製造』 的標籤, 我也一樣驕傲。
我的家, 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 餘很多很多很多。 我爸只中學程度。 發神經,
這種學歷的人, 不是大老闆, 就是打工仔。 顯然, 我爸不是大老闆。 披星戴月理所當然, 被大老闆『 剝削』 也理所當然。 太早出太晚歸的結果, 是小時候, 除了要錢的時候,
印象中, 家裡好像沒這個人。
是奇怪的爸爸。 像銀行出納機一樣, 只要打聲招呼, 輸入密碼, 鍵入數額, 錢就一張張地『
吐』 出來。 也和出納機一樣, 偶爾也會當當機, 鬧點脾氣拒絕支付。 但總的來說, 只要伸手要錢, 我爸有求必應。 手伸啊伸, 錢要啊要, 到某一天, 突然覺得不好意思的時候,
我知道, 我長大了。
我媽比我爸學歷要高一點, 師範大學畢業。 畢業以後, 自然是教師一名。 教別人的孩子不如教自己的, 小時候, 我的什麽作業報告自然歸我媽管。 也不至於左管右管。
只要上課沒有打架, 功課沒有遲交, 在家裡做什麽事, 讀什麽書, 大可自由。 書房裡, 我喜歡『 不務正業』, 課本丟一邊, 想到什麽就做什麽。 我媽當然知道,
但見我成績雖然墊底, 但始終賴在第一班, 也就不管。 後來為了我妹和我, 棄教職改當家庭主婦。 從此, 家裡寧靜不再。
同意不同意? 結了婚的女人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動物。 同樣的話, 不知怎的, 可以重複又重複。 簡單地說, 也就兩個字: 嘮叨。 學名『叮嚀』, 左叮嚀右叮嚀, 加上教師性格, 不管有事沒事, 都巴拉巴拉地亂叮一陣。 像老尼姑念經文一樣, 人好好活著沒事, 都會被吵死煩死的。
我媽念啊念, 我聽啊聽, 到某一天, 突然覺得噪音不再是噪音, 甚或是福音的時候, 我知道, 我長大了。
是我之幸, 沒有我爸我媽, 就沒有今天的我。 是實話。 沒有他們, 今天的我,
可能是賭王, 可能是神偷, 可能是酒鬼, 也可能早就剩下一副白骨。 是我爸我媽之不幸, 有了我再有了我妹, 兩個天掉下來甩也甩不掉的包袱, 從此幸福不再。 我想,
在我以前, 他們的生活沒那麼乏味吧。 養育之恩, 無以為報。 感謝的話不用多說, 盡可能做的是, 不讓他們丟臉吧。
很喜歡梁繼璋《 給孩子的備忘錄》 裡面的一段話: 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 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
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 下輩子, 無論愛與不愛, 都不會再見。
是的, 下輩子, 無論愛與不愛, 都不會再見。 我會好好珍惜的。
I think you have done a great job in this essay!Although it seems like a little bit too short,I'm touched by your sincerity and gratitude to ur parents. A very simple and yet touching great essay.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