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

Friday, October 7, 2011

嚴羽之說有矛盾嗎?


作詩有別材, 亦有別趣, 但不能極其至的, 古人中以方仲永最為有名。 小方空有才華而不學, 最後落得與眾人無異, 可惜复可悲。 宋人王安石聞此,特作《傷仲永》以傷之。

        可見讀書的重要。 有天分而不讀書的, 雖得天獨厚, 但終難達大成。

        發明大王愛迪生說,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 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對我來說, 靈感即天分。 愛迪生輕描淡寫, 只幾個字就貶低了天分的作用。 無可否認, 勤奮是重要的。 然小看了天分, 可能要成為愛迪生第二了。

        據說, 愛迪生失敗了一萬多次(有多種版本)。 因而有名言我沒有失敗, 我成功發現了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云云。 但我認為, 如果天分再高些, 他能把成功的次數降低很多很多(一笑)。

        宋代陸游也有所謂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說的清楚, 寫文章也好, 作詩也罷, 要有妙手。 此妙手, 天分也。

        可見天分的重要。  肯用功但沒天分的, 欲達大成, 也沒什麽希望。

        即使像愛迪生所說, 天分和勤奮的比重是一比九十九, 前後兩者都是達大成的必備條件。 誠如嚴羽所言, 詩欲極其至, 要有別材, 有別趣; 也要多讀書,多窮理。 天分學力, 缺一不可。


( CCIV 作業, 一之一)


2011年2月14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