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

Thursday, April 25, 2013

楊紫瓊和衛生棉


“有了‘它’, 就可以爬山、 打球、 逛街, 自由快樂沒煩惱。”

如果在電視廣告裡, 看到楊紫瓊這樣向我保證, 十歲時的我, 會咬一咬唇, 把一星期的零用錢省下, 買下“它”。

因為在電視機前, 你真的看到, 有了“它”, 她真的就可以上山下海, 飛簷走壁, 來去自如, 逍遙快樂。

她不只嘴巴講, 還親身試用, 用給你看; 她自信、 誠懇的表情, 像在為“它”打第二次廣告: 沒騙你, 真的, 自由快樂沒煩惱。

楊紫瓊,“它”, omg, 太有說服力。 十歲的我, 沒有理由不相信。

但如果電視被雷劈到, 畫面中出現的不是楊紫瓊, 是鄭丁賢, 你會怎麼想?

轉台還來不及, 你會信他去買? 神經病。

報導說, 楊紫瓊高調為首相納吉拉票, 在網上被罵得半死; 莫名其妙。

沒有常識, 也有看電視吧。 誰不知道楊紫瓊是國際武打巨星, 是演藝界裡,大馬華人的驕傲。  

納吉找楊紫瓊來, 不過是想借助她的華人身份和明星效應, 為國陣拉一拉華人和粉絲的票。

但想歸想, 用意和效果永遠是兩碼事。

試想, 如果納吉請來江南大叔psy, 跳完騎馬舞後, 登高一呼, 讓他用韓語或即炒即賣的馬來話, 籲請選民, 支持納吉支持國陣, 你怎麼想?

他懂? 誰不知道他是拿了好處才講出這些鬼話?

大家會意, 笑笑就好; 你的信念和決定, 會因為他她祂說的幾句話, 就動搖和改變嗎?

如果大馬的人民真是這種水準, 還能怪誰?

不要誤會, 我不是說任何人為政黨助選, 都沒問題。 若為國陣站台的, 不是楊紫瓊, 是鄭丁賢(對不起, 又是鄭丁賢), 那就要作別論。

識字的大馬華人對鄭先生肯定不陌生。 他的筆下, 有百萬讀者, 大馬華人, 包括我, 很多是看他的文章長大。

鄭先生對大馬政治是個準專家, 一般人不懂的, 他懂; 以客觀冷靜的頭腦下筆, 是他的工作, 也是責任。

有道是“瓜田不納履, 李下不整冠”, 鄭先生若是捲入政治, 染上不干淨的顏色, 立場偏向某黨或某陣線, 他寫的政治評論, 還能看嗎?

若記憶沒錯, 當年, 經濟學諾獎得主Milton Friedman就曾和他的恩師公開決裂, 只為他老師迫於政治壓力, 支持最低工資法(minimum wage law)。 而不管當時抑或現在, 經濟學沒有任何理論和證據, 證明此法有利於經濟和民生。

Friedman的堅持, 其實是: 門外漢要怎樣講, 隨便; 但專家學者, 要有專家和學者的風範, 講出來的話, 只能是真理, 不能有其他。

因為很多時候, 別人講, 我們不信; 但專家講, 我們就信了。

專家和學者是知識的債務人, 不同於別人, 是有社會責任的。 不懼權勢、 不為利誘, 對的說對, 錯的說錯, 知之說知之, 不知說不知; 是學者和專家的守則。

話說回頭, 納吉請楊紫瓊為國陣拉票, 應該是找錯了人。 楊紫瓊除了演戲, 什麽都不懂, 對政治更是外行。

她站在台上, 要講什麼, 隨便。 理她都傻, 你會聽她的?

就當是鄭丁賢在賣衛生棉, 遙控器在手, 換個頻道就行。

有必要罵嗎?


2 comments:

  1. 專家和學者是知識的債務人, 不同於別人, 是有社會責任的。 不懼權勢、 不為利誘, 對的說對, 錯的說錯, 知之說知之, 不知說不知; 是學者和專家的守則。

    这句赞啊,可以推介不?

    ReplyDelete